海南医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海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7-1237
国内刊号:46-1049/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3013 人次
 
    本刊论文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论文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在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24~48 h内进行手术, 观察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6~8 h内进行手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后6~8 h内进行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

  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通常较为危急, 同时伴随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 因此该病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救治, 抓住手术时机有利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同时对其术后的康复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本文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在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 女16例;年龄51~74岁, 平均年龄(56.23±6.36)岁;高血压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9.45±9.13)年;出血量30~45 ml, 平均出血量(39.65±2.23)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13分, 平均评分(10.64±0.85)分。观察组男20例, 女15例;年龄53~75岁, 平均年龄(55.88±7.21)岁;高血压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10.07±1.74)年;出血量30~47 ml, 平均出血量(40.58±3.01)ml;GCS评分8~13分, 平均评分(10.73±0.85)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出现脑出血后24~48 h进行手术:①患者脑出血6 h后送入手术室, 呈平卧位, 给予全身麻醉;②CT扫描患者颅脑, 确定血肿位置并做好标记, 选取血肿中心在前额部相对应点, 采用前额经皮锥颅的方式, 引流管穿刺深度为7~9 cm, 确定血肿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位置;③将血肿腔内血液抽出, 每次抽血间隔2 min, 抽出量占出血量<1/3;④用温盐水对患者血肿脑腔进行反复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论文代写⑤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 确定引流管在血肿腔中心, 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注射尿激酶2万单位/次, 每天注射后关闭引流管2 h, 注射尿激酶2次/d, 血肿残留量<10 ml方可拔出引流管。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出现脑出血后6~8 h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3] 采用GOS评价两组疗效,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意识越清晰, 预后情况越好。按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①显效:GOS评分≥4分, 存在轻度残疾, 但一般日常生活可自理;②有效:GOS评分为3~4分, 残疾明显, 生活不可自理, 但是意识清醒可进行日常交流;③无效:GOS评分<2分, 存在意识障碍或处于昏迷状态, 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GOS评分比较 术后, 对照组GOS评分为(2.45±0.65)分, 低于观察组的(3.36±0.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5)。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通常采用经皮锥颅血肿穿刺术进行治疗, 该手术创伤小且操作简单,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认可。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因此临床上主张抓住有效的治疗时机改善患者预后情况[4]。相关研究表明通常颅内血肿会在患者出血后的30 min内形成, 最高出血量在出血后1~2 h内;在3~6 h内会出现脑组织坏死且范围扩大;6~8 h为病情的平稳期, 患者的脑出血量不大且没有脑疝形成的危险, 因而进行经皮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成功率较大[5]。

  综上所述, 在基底节内侧型脑高血压出血患者脑出血后6~8 h内进行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葵。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2):169-172.

  [2] 德玉钊。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2):440-441.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海南医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海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